精神科药都有成瘾性?医生:仅2类需警惕,停不下来≠成瘾!
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,不少患者和家属都对精神科药物存在深深的顾虑,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担忧就是:精神科药是不是都有成瘾性?一旦吃上,是不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?作为一名医生,今天就来给大家解释清楚,其实仅有2类精神科药物需要警惕成瘾性,而且很多时候感觉“停不下来”,并非是真正的成瘾。
一:镇静催眠药物
主要用于治疗失眠、焦虑等症状的苯二氮䓬类药物(如安定、劳拉西泮等),若长期大剂量使用,可能产生耐受和依赖。患者会发现所需药量逐渐增加,突然停药时可能出现心慌、失眠加重等戒断反应。这类药物通常建议短期、按需使用,并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。
二:部分中枢兴奋剂
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哌甲酯等药物,因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也存在一定的滥用潜力。不过在严格的处方管理下,规范使用下依赖风险较低。
“停不下来”不等于“成瘾 ”
很多时候,患者感觉精神科药物停不下来,并非是药物成瘾。精神疾病大多具有慢性、反复发作的特点,就像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,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。比如精神分裂症,如果病情没有得到稳定控制就擅自停药,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,出现幻听、妄想等症状加重的情况。这并不是药物成瘾,而是疾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持续治疗。
中西结合:治疗精神疾病优势凸显
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,中西结合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。西医治疗精神疾病能够快速起效,精准地针对症状进行控制。例如,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,让患者恢复一定的社会功能。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,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、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。通过中药的调理,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,增强机体的抵抗力,减少西药的副作用,比如一些患者服用西药后出现便秘、嗜睡等不良反应。
中西结合,取长补短,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中西结合,高效安全
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时,不仅注重药物对精神症状的调控,更将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纳入整体考量。根据患者体质特点,针对性地选用枸杞、山药等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,或熟地、肉苁蓉等补肾药材配伍成方,亦可结合药膳等食疗方法,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状态。
这种调理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,减少不良反应发生,还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促进精神症状缓解。中西医结合,双管齐下,能更好地保障精神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