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焦虑症

【杜万君】当心,这些抗焦虑药,可能让你变成“瘾君子”!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07 14:07:16

许多焦虑症朋友为了缓解症状,开始服用抗焦虑药物。然而,某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,可能会带来药物依赖的风险,甚至让人陷入"不吃药就难受"的恶性循环。药物成瘾又称药物依赖,是指服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。本文盘点了临床5种容易成瘾的抗焦虑药,教你如何正确戒断?

一、5种易成瘾抗焦药

1、奥沙西泮

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等症状。它具有成瘾性,长期使用后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,表现为激动或忧郁。

2、劳拉西泮

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效果,常用于治疗焦虑症、失眠等症状。然而,在长期或不当使用的情况下。可能会导致依赖性,停药时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、失眠、震颤等。

3、地西泮

具有镇静、催眠、抗焦虑的效果。长期使用超过12周的患者,尤其是有物质滥用史的患者,依赖性风险显著增加。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戒断反应,包括激动或忧郁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
4、阿普唑仑

阿普唑仑的成瘾性较高,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,使得患者需要越来越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。突然停止使用可能导致戒断症状,如焦虑、失眠、震颤等,严重时可能发生惊厥。

5、艾司唑仑

具有镇静、催眠、抗焦虑及抗惊厥的作用。长期使用艾司唑仑会使身体适应药物的存在,一旦突然停药,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,如焦虑、失眠、震颤,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或呼吸抑制。

二:药物依赖的三大危险信号
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服用抗焦虑药物,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:

1. 剂量越吃越大:原本半片就有效,现在需要1片甚至更多。

2. 停药后不适:一停药就焦虑、失眠、心慌,甚至出现身体不适。

3. 心理依赖:"不吃药就没法正常生活""不吃就害怕"。

三:药物成瘾,4大戒断策略

1、个体化戒断管理: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,包括逐步减少剂量、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等。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服用精神药物且存在依赖性的情况。

2、心理行为疗法:通过认知重构、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对药物的心理预期及减轻戒断症状。这种方法适合于存在明显心理因素影响停药者。

3、针灸疗法:在特定穴位施以刺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。对于某些类型的精神药物成瘾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戒断效果。

4、替代疗法:中药调理

针对精神科“药物成瘾、药物滥用”的现象,中医药在成瘾治疗这一现代医学难题中焕发出独特价值,为患者提供更安全、可持续的康复路径。

对药物依赖者,我常采用安神定志类中药(如酸枣仁、远志、茯苓)渐进替代,减少西药撤药过程中的戒断反应。

此外,针对成瘾后常见的气血两虚、肝郁脾虚证型,定制个体化方案,修复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的体质损伤。

药物成瘾,临床研究40余年

精神科工作四十多年,我长期致力于药物成瘾、物质依赖及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与研究。尤其擅长苯二氮䓬类、阿片类等药物依赖的个性化戒断方案,强调"渐进减量+心理干预"的综合模式,帮助众多患者安全脱离药物依赖。在此我想告诉大家,"药物成瘾不是道德问题,而是可干预的医学问题。”
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:
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失眠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药物成瘾的困扰,可以联系我免费咨询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