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原理是什么?具体是怎么治病的?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0:21:55
中医将精神心理疾病归为“神志病”范畴,认为其发病与七情内伤(喜怒忧思悲恐惊)、气血失和、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。其治疗核心在于“整体观念”与“辨证论治”,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、疏通经络气血、恢复脏腑协调功能,达到“神志安定”的治疗目标。
具体治疗方法:多维干预,标本兼治
1. 中药方剂:
肝郁气滞型(焦虑、抑郁):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遥散疏肝解郁。
痰火扰心型(狂躁、幻觉):黄连温胆汤清心降火。
心脾两虚型(失眠、健忘):归脾汤、天王补心丹补益气血。
肾精亏虚型(精神萎靡):六味地黄丸合酸枣仁汤滋阴安神。
2.针灸疗法:
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疏通经络,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。对于缓解焦虑、失眠、情绪波动等症状,针灸往往能起到迅速而有效的作用。例如,针刺太冲穴可疏肝解郁,针刺内关穴可宁心安神。
3、情志调理与导引:
这体现了中医“治未病”和身心同调的理念。医生会引导您识别和调整情绪状态,同时可能建议练习如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导引术,或通过静坐、呼吸调节来安定心神,主动恢复内在平衡。
中医通过“形神共调”实现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,其核心在于恢复人体“自和力”,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温和而深层的治愈路径。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