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分裂症,那些吃了十年抗精神药的人,最后都怎么样了?
在精神科门诊,经常有家属询问:“医生,这药是不是要吃一辈子?长期吃下去人会变成什么样?”这确实是无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最深的忧虑。
必须明确的是,对于精神分裂症,规范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控制症状、稳定病情的基石。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,会加大后续治疗难度,甚至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因此,坚持治疗是首要原则。
然而,临床上也确实能看到部分长期服药患者面临的困境:除了病情的慢性波动,药物可能带来体重显著增加、代谢异常、嗜睡或反应迟钝等副作用。这些问题影响着生活质量,也让一些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。
曾接诊一位青年患者,确诊后服药近十年。虽控制了幻觉妄想,但体重增加数十斤,整日困倦,社会功能退缩。家属描述其“像变了个人,只是不闹了,但也没了活力”。
我详细诊察发现,患者不仅存在痰湿内蕴的体质特点(表现为体胖、苔腻、乏力),还有明显的气血不畅(情绪低落、月经不调、舌有瘀点)。这表明在控制主要症状的同时,其身体内在环境已严重失衡。
治疗上,在维持原药物方案,同时结合中医辨证,运用健脾化痰、活血理气的思路进行整体调理。重点在于恢复脾胃运化,促进气血流通,改善身体的“内环境”。
数月后,患者不仅体重有所回落、精力改善,更令人欣慰的是,开始愿意与人简单交流,并能在家人陪伴下进行散步等日常活动。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,说明在稳定精神症状的基础上,通过改善躯体状态,其生活品质有望获得提升。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