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反复发作?这5步做对了比吃药强10倍!
在门诊工作的这几十年,我发现不少患者常年依靠药物来控制病情,可抑郁症却依旧反复。其实,抑郁症的治疗关键并不单纯在于“药”,更在于科学合理的“调”!今天,我就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,为大家分享5个关键的抑郁症调理步骤!
01、先辨清是“郁”还是“虚”
很多人一旦出现抑郁情绪,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“肝气郁结”,然后盲目地使用疏肝解郁的方法进行调理,结果不仅没有改善症状,反而越调越差。
实际上,抑郁症的病因并非只有“气堵了”这一种情况,比如,有些患者整天感觉浑身乏力,连动都不想动,说话也有气无力的,这并非“郁”的表现,而是“虚”在作祟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再服用疏肝的药物,反而会耗损人体的正气,导致身体更加虚弱,症状也会愈发严重。
所以,调理抑郁症的第一步,就是要准确分辨自己是“郁”还是“虚”,只有找准病因,才能对症下药!
02、调肝不单靠柴胡,关键在“通”
说到疏肝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“柴胡疏肝散”。但在临床实践中,我发现很多长期抑郁的患者,肝郁的时间久了,往往会化火。此时,仅仅依靠疏肝是不够的,还需要清火。
我门诊曾有一位患者,常年被胸闷、爱叹气、脾气暴躁等症状困扰,观察其舌头,颜色发红,这是典型的“肝郁化火”之象。我采用了丹栀逍遥散进行加减治疗,这个方剂既能疏肝理气,又能清热泻火。经过两周的治疗,患者兴奋地告诉我:“赵主任,我现在没那么容易发火了!”
由此可见,对于肝郁化火型的抑郁症患者,在治疗时要注重疏肝与清火相结合,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。
03、健脾是根本,否则越调越差
中医有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”的理论,意思是肝脏出现问题后,很容易影响到脾胃的功能。
抑郁症患者由于长期情绪不佳,往往会损伤脾胃,导致脾胃虚弱。很多患者会出现吃不下饭、腹胀、大便不成形等症状,此时如果不注重健脾,仅仅进行疏肝治疗,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。
而是应该先着重健脾胃,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再配合疏肝的药物!
04、补肾精,才能治“根”
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患者,往往存在肾精不足的问题。中医认为,肾主志,肾虚的人容易出现意志消沉、记忆力减退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等症状。
05、养心血,睡眠好了,情绪自然稳
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伴有严重的失眠问题,而睡眠质量差又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,形成恶性循环。中医认为,“心主神明”,心血不足会导致人心神不宁,容易出现焦虑、失眠、多梦等症状。
如果您正在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精分、双相、强迫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,又不知如何处理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