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是抑郁,有人3个月就好,有人熬成重度?关键在这一点
一个月前50岁的王女士,刚进诊室就抹眼泪:“医生,我这病拖了三年,实在是太难受了?”
她其实早有征兆,三年前丈夫去世后,她总说 “心里空落落的”,夜里老醒。女儿催她看病,她总说 “过阵子就好了,人老了都这样”。半年后她开始吃不下饭,体重掉了二十斤,才肯去医院拿了点 “安神药”。后来,她把自己反锁在屋里,说 “活着太累”,女儿带着她来做检查 —— 重度抑郁,伴有严重焦虑。
这让我想起去年接诊的小张。26 岁的小伙子,工作压力大,连续两周失眠、提不起劲,他没硬扛,第一时间就来了医院。轻度抑郁,我给他开了药,还让家属多陪他说说话。三个月后复诊,他笑着说:“现在每天上班浑身充满劲儿,晚上也睡得很踏实。”
同样是抑郁,为啥差别这么大?关键就在 “是否及时干预”。就像地里长了杂草,刚冒头时一拔就净;等它蔓延成丛,盘根错节,再想除干净就得费大劲,甚至伤了庄稼根。
王女士一开始的 “扛着”,其实是给病情留了发展空间。抑郁情绪久了,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就像失了调的琴弦,越拖越难校准。到后来,她不仅情绪低落,连记忆力、注意力都受了影响,治疗起来得先调睡眠、开胃口,再慢慢稳情绪,至少需要半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。
而小张的聪明之处,在于把 “不对劲” 当回事。轻度抑郁时,神经递质只是暂时 “跑偏”,中西联合双管齐下,就像及时把歪了的树苗扶直,用不了多久就能扎根生长。
这些年我一直主张中西联合干预,尤其对拖延较久的患者。急性期用西药快速稳住神经递质,就像给失衡的天平加个砝码;同时用疏肝解郁的中药调理,比如加味逍遥散,帮身体慢慢找回 “自稳能力”。再配合针灸疏通气血。像王女士,现在中西药配合着吃,两周前开始愿意跟女儿下楼散步了,这就是好苗头。
中西联合,增效减副
从医40余年,我始终秉承“中西联合”的理念干预精神障碍,疗效显著副作用小。两者协同作战,不仅能够增强疗效、缩短治疗周期,降低复发几率。还可以减轻西药不良反应,提高治疗依从性。
1、标本兼治:西医的精准用药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症状,减轻痛苦。中医从整体出发,调节人体内的气血流通、加强脏腑功能、调和阴阳平衡。两者双管齐下,实现标本兼治。
2、减少不良反应:中药的参与,可逐渐降低西药使用剂量,减轻头晕、嗜睡、恶心等躯体不适,对青少年儿童更安全。
3、降低复发率:前期西药起效后,后期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这种协同作用可大幅度减少复发风险。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: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