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万国:“大脑调音师”阿立哌唑的绝活——“精准维稳”,全球研究显示它能降低68%的复发风险
“治疗精神疾病的艺术,在于找到神经递质的黄金平衡点”——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埃米尔·克雷佩林
大家好,我是姚万国医生,在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40多年,从北京安定医院到其他多点医院,我帮上万患者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方向盘。今天咱们聊聊“大脑调音师”阿立哌唑(Aripiprazole)。这药2002年在美国上市,分子结构像精巧的钢琴键,专治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这些“脑内风暴”,还能给青少年抽动症当“紧急刹车”。它属于第三代抗精神病药里的“智能选手”,通过精准调节多巴胺的油门和刹车,既能扑灭幻听妄想的野火,又不会把情感浇成死灰,特别适合那些吃传统药就呆若木鸡的患者[1]。
阿立哌唑的绝活是“精准维稳”——全球研究显示它能降低68%的复发风险[2]。上个月有个程序员吃了五年奥氮平胖到200斤,整天像被胶水粘在沙发上,我给他换成15mg阿立哌唑,两周后他媳妇惊喜地说:“终于能拉着他出门遛弯了!”但这药也有“小性子”,20%的人会像喝了十杯咖啡般坐立不安,我常让患者从2mg起步,配合β受体阻滞剂打配合战。精准用药是我们的看家本领,去年有位基因检测显示CYP2D6酶活性低的67岁的程女士,我把剂量砍到常规的1/4,既避开了震颤副作用,又稳住了她的关系妄想。
说个我的门诊案例,这样比较好理解。谭同学,22岁,2023年5月被父母带来诊室的时候,正对着空气比划“黑客在视网膜上投屏”。他是美院学生,连续半年听见“评委嘲笑他画作”,在宿舍用美工刀自残。家族史显示父亲有酒精成瘾,母亲产后抑郁,个人史中有艺考复读三年的高压经历。精神检查发现思维松弛伴被害妄想,PANSS量表评分89分,基因检测显示多巴胺D2受体敏感性超标。诊断明确:难治型精神分裂症。我用阿立哌唑起步,每三天加2mg,同步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。第十天他突然清醒地说:“脑中的弹幕关掉了打赏功能。”但第二周出现坐不住的副作用,我加用普萘洛尔后症状消失。如今他已成功举办个人画展,你是否觉得这样的逆袭如剧本一样,但在我的诊疗生涯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就这样悄然发生,我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。
不过得划重点警告[3]:阿立哌唑和抗抑郁药是“欢喜冤家”,去年有个患者擅自加服舍曲林后整夜失眠;用药初期要像盯新股一样盯运动障碍,我接手过两例因忽略静坐不能导致摔伤的案例。最要命的是不能玩“剂量过山车”,前年有个患者自行加倍剂量后出现恶性综合征,后来我们改用“爬坡式给药法”才转危为安。
40多年临床经验告诉我,药物是撬动康复的杠杆。如果您或家人正在与精神疾病缠斗,随时可以把检查报告发给我。就像这周复诊的小林,用阿立哌唑维持治疗4年零复发,现在都当上游戏原画师了——这样的曙光,您也值得看见。
北京朝阳门中西结合医院姚万国主任温馨提示:
在我的患者中,有一半的人20年没复发,九成的人10年没复发,这都要归功于西医的精准治疗。
咋做到的呢?
首先得科学化用药,就是找到最适合患者的药,还得通过动态血药浓度监测来调整剂量,让药效发挥到最好。
其次,得代谢精准调控,看看患者的肝肾功能、血糖血脂咋样,再制定用药方案,这样能避免发胖、血糖升高等副作用。
最后,还得多维度干预,比如通过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,一起巩固疗效。
如果您有药物副作用、减药复发或症状迁延不愈的困扰,别担心,可以联系我免费咨询。您把用药记录和实验室报告发给我,我就能为您定制个性化的西药减量或停药方案。我还会结合代谢数据优化药物组合,帮您管理副作用,建立症状-药物-代谢指标的量化关联体系。
数据显示,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且病情稳定的患者,只要定期数据化评估,和医生互相信任,就能更好地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