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万国:抗精神病药中的"老将"利培酮绝活,能在72小时内让八成患者的攻击行为刹车
"精神健康的钥匙,有时就藏在精准用药的方寸之间"——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、心理学家,被誉为“精神分析学派之父”
大家好,我是姚万国医生,在精神科领域干了40多年,从北京安定医院到基层病房,见过无数患者从绝望走向新生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抗精神病药中的"老将"——利培酮(Risperidone)。
这药1993年在美国上市,分子结构长得像把钥匙,专开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这些"顽固锁"[1]。它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,既能压住幻觉妄想,又不让患者僵成木头人,算是平衡性选手。
要说利培酮的绝活,它通过阻断多巴胺D2和5-HT2A受体双通道,能在72小时内让八成患者的攻击行为刹车[2]。
但这药也有脾气——约30%的人会出现手抖、坐立不安,我通常会提前开好苯海索备着。西医用药讲究"量体裁衣",像我们科现在用基因检测预判药物反应。
讲一个我的门诊真实案例吧。
樊先生,32岁,去年10月捂着耳朵冲进诊室,说脑中有个声音命令他跳楼。这小伙子是程序员,熬夜三年后开始疑心同事投毒。精神检查发现思维破裂,PANSS量表评分89分,头颅MRI显示前额叶血流异常。家里大伯有精神分裂症病史,属于高危人群。
利培酮口服液从1mg逐步加到3mg,配合经颅磁刺激,第三周他就能清晰描述:"那些声音像收音机调台,现在只剩沙沙声。"三个月后复查PRL升到38ng/ml,加了阿立哌唑调节催乳素,如今他已重返岗位。这种案例在我40多年职业生涯中见过上千例,关键是把握住用药窗口期。
不过要提醒各位:利培酮遇咖啡因会"暴走",有个患者偷偷喝三杯拿铁后心率飙到120次/分;长期服用得每季度查糖脂代谢[3],我接手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两例就是没按时复查搞出酮症酸中毒。孕妇更得小心——上个月有位准妈妈擅自停药复发,我们连夜会诊才保住胎儿。
作为医生,我始终相信好疗效=科学用药+患者信任。如果您正在与精神疾病抗争,不妨把用药记录发给我,咱们一起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。毕竟,在安定医院当主任那些年,我亲手送出院的老李已经23年没复发,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