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药物用对了是“好帮手”,用错了“伤身又伤肾”
经常听患者说 “对精神科药又怕又离不开”—— 确实,这药就像把 “双刃剑”:用好了能帮你扛住病情,用不对却可能让身体遭罪。见过太多人要么把药当 “洪水猛兽”,症状刚稳就擅自停,结果病情反复;要么不管副作用硬吃,最后胃不舒服、没力气,反而影响生活。其实关键不在药本身,而在你是否懂它的 “脾气”—— 知道它的好,也清楚它的风险,才能合理用,少遭罪。
说它是 “重要武器”,一点不夸张。40岁的王先生,焦虑抑郁2年,一开始整天坐立不安,饭吃不下、觉睡不着,甚至想过轻生。给他开了常用的抗焦虑药后,不到一周,他说 “心里那股慌劲儿少多了,能坐下吃碗热饭了”。这种时候,药物就像及时伸来的 “援手”,能快速把急性症状压下去,让你从 “痛苦的泥潭” 里先爬出来,才有精力配合后续调理。尤其是精神分裂、双相这些疾病,急性发作时若没有药物控制,很容易出现危险,这时候药物的 “守护作用” 最关键。
可为啥说它可能成 “伤身隐患”?多是因为 “用得不当”。有个年轻姑娘,抑郁后吃抗抑郁药,一开始效果不错,可她觉得 “多吃好得快”,偷偷加了剂量,没过多久就开始恶心、头晕,甚至心慌手抖。还有的人长期吃药却不复查,慢慢出现体重变化、精力变差。
其实想避开风险也不难:觉得副作用明显,别自己扛着,跟医生沟通,调整药物或者剂量。就像王先生,后来在吃药的同时,配合着中医调理脾胃,副作用慢慢减轻,病情也一直稳着。
精神科药物不是 “敌人”,也不是 “完美救星”。懂它的优缺点,跟着专业医生的指导合理用,它就能一直做你的 “好帮手”,帮你稳住病情,又少伤身体。千万别因为怕副作用就拒药,也别因为依赖就乱用药 —— 理性看待,科学使用,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方式。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: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