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所有精神类药物都会损害肝和肾?医生提醒:这3类药要盯紧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4:33:58

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,很多人会担心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。其实药物对肝肾的影响是代谢的正常反应,了解风险点比盲目焦虑更重要。真正由精神科药物引发的严重肝肾损伤发生率不到1%,多与超剂量用药、有肝肾基础病或同时服多种伤肝肾药物有关。不过,有3类精神科药物需重点关注肝肾情况,多数人无需过度恐慌。

一:心境稳定剂

其中部分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,风险可控。

如丙戊酸钠,约5%的人用药后前3个月易出现肝酶升高,严重肝损伤概率不到0.1%,多见于有肝病家族史或同时服其他伤肝药物者;

锂盐约10%的人长期服用后会出现多尿症状,肾功能损伤多发生在血锂浓度超标时。

应对方法:服用这两种药物,前3个月每月查1次肝肾功能,稳定后每3 - 6个月查1次,异常及时请医生调整。

二:部分抗精神病药

肝肾影响小,更需关注其他风险。

氯氮平((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“利器”),约 3% 的人服用后会出现白细胞减少,但影响肝肾的概率不到 1%,临床上更关注其粒细胞缺乏的风险。

奥氮平、喹硫平等常用抗精神病药,对肝肾的影响极小,肝酶升高的发生率不到 2%,且多为轻微、暂时的情况。

实际上,这类药物对肝肾的风险,远低于病情反复带来的身体损害。比如精神分裂症长期不控制,会导致营养状况差、免疫力下降,反而会伤害肝肾。

三:抗抑郁药

多数“友好”,少数需留意

常用的舍曲林、艾司西酞普兰、文拉法辛等,对肝肾几乎无负担。

但需注意:

阿戈美拉汀、阿米替林:少数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肝酶升高;

度洛西汀:个别患者因快速加量,可能引发肝酶短暂异常。

长期用药“护肝肾”,3个方法更有效

①严格遵医嘱用药:不自行加药或停药,否则会增加肝肾负担与适应负担。

②避免伤肝肾习惯:不盲目服保健品,远离喝酒、憋尿、高盐饮食等;服其他药时主动告知医生。

③定期检查:肝功能重点看“谷丙转氨酶(ALT)”“谷草转氨酶(AST)”,不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大多无需紧张;肾功能关注“血肌酐”“尿素氮”,正常范围内尿有泡沫不必过度焦虑。

建议:普通患者每3-6个月查1次;服丙戊酸钠、锂盐者前3个月每月查1次,稳定后每3个月查1次。

总结:长期吃精神科药,重点不是“完全避免风险”,而是通过科学管理(遵医嘱、定期检查、调整习惯),把风险控制在最低。毕竟,比起药物的潜在影响,未控制的病情对身体的伤害,往往更严重。

中西联合,增效减副

从医40余年,我始终秉承“中西联合”的理念治疗精神障碍,西医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,快速缓解症状,中医通过调理气血、脏腑功能,达到平衡阴阳、扶正祛邪的目的。两者协同作战,不仅能够显著增强疗效、大幅缩短治疗周期、降低疾病复发概率。同时,还减轻西药带来的体重增加、嗜睡、内分泌失调、头晕、恶心、便秘等不良反应。
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

相关阅读